作者:黃世綱醫師
延燒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(COVID-19),自
2020年開始,讓不少國家進入全面封鎖的狀態,公共場所與學校關閉,孩子只能待在家中。台灣的孩子也無法躲過這波疫情,從2021年5月底開始,孩子被迫改變學習與生活的方式,室外的活動減少了,運動的機會也減少了,這樣反常的生活型態,對孩子的發育與青春期會不會有影響呢?
相較於其他國家,台灣更晚進入全面警戒的狀態,這表示有許多前人的經驗可供參考借鏡,就讓我們看一下其他國家的孩子,在發育方面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。
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女孩性早熟發生率明顯增加
2020年2月,義大利。
新冠病毒在義大利北部造成兩起群聚感染,幾個禮拜後,疫情迅速延燒,醫院擠滿了求診的病患,使得義大利政府不得不在2020年3月採取極端的對策:封鎖疫區。
商店關閉,學校停課,非必要活動全數停止,影響超過1,600萬人。義大利封鎖的速度與規模,被認為是中國以外最激進的方式,在當時,也是歐洲史上規模最大的封城措施。
義大利的孩子,從3月開始便無法出門,學習與生活起居都在家中,一直到了暑假。
經過連續數個月的封鎖,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梅耶爾兒童醫院(Meyer Children’s
University Hospital)工作的醫生們發現一件反常的現象。
性早熟的孩子,居然變多了!
理論上,隨著區域的封鎖,就醫變得不是那麼方便,求診的患者應該會減少,怎麼性早熟的孩子反而增加了呢?
「會不會只是我們的錯覺⋯⋯」醫生們想。
於是,在兒童內分泌專家斯特凡諾‧斯塔吉(Stefano
Stagi)醫師的領導下,梅耶爾兒童醫院成立了研究團隊,統計過去5年同樣時期性早熟孩子的人數,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實。
性早熟的發生率,真的變高了!
在2015年到2019年,每年3月到7月這段期間,因為性早熟而來求診的患者約為16-19位,但是,2020年同樣時期,被診斷為性早熟的孩子居然高達37位,從來沒有那麼多過,換算下來,性早熟的發生率增加了一倍。
不只如此,相較於前幾年性早熟的女孩,疫情期間發生性早熟的女孩,她們血液中青春期的荷爾蒙濃度更高,骨盆超音波下,子宮與卵巢發育的程度也更明顯,也就是說,這些孩子早熟的程度更嚴重了。
此外,原本因為性早熟正在追蹤尚未用藥的孩子,在舉國封鎖的這段期間,發育的速度更快了。有不少女孩胸部的發育程度,從乳暈下僅有小硬塊的「初期」,迅速成熟,進展至乳房輪廓已明顯可見的「中後期」。
在疫情更為嚴重的羅馬,耶穌聖嬰兒童醫院(Bambino Gesù Children’s
Hospital)的醫師們也發現同樣的情況。疫情前,2019年3月到9月這段期間,有87位女孩被診斷為性早熟;而2020年疫情開始後,同一段時間,竟然有高達215位女孩因為性早熟來求診,性早熟的發生率高了不只一倍。
佛羅倫斯位於義大利的北部,羅馬位於義大利的中部,在不同區域的醫院觀察到了同樣的變化,暗示著「女孩性早熟發生率突然上升」可能不是只侷限於某個區域的現象,而是整個義大利全境的普遍狀態。
疫情間女孩性早熟發生率增加,為什麼?
關於女孩性早熟發生率突然上升,專家認為最大的原因來自於生活習慣上三個重大的改變:
1.久坐少動愛吃零食
學校關閉、公共場所封鎖,孩子的活動量減少了。
原本在學校有體育課,有下課鈴響提醒孩子起身走動,更有其他玩伴互相追逐玩樂,現在,只能在室內獨自學習,如果沒有幫孩子規劃體育活動,提醒孩子要運動,孩子的骨骼與肌肉整天都在休息,對成長很不利。
此外,足不出戶,在家中攝取零食或高熱量食物的機會也更高了,女孩久坐、少動、多吃導致肥胖,更容易引發性早熟。
2.使用螢幕時間增加
義大利研究顯示,在區域封鎖的這段期間,孩子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增加了2.5個小時。
螢幕光線在入睡前干擾人體的生理時鐘,可能導致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(melatonin)減少。在動物身上,已經有研究人員觀察到褪黑激素減少會加速青春期的發育。
看手機、看平板的時間太長,或許與青春期提早有關。
3.被忽略的心理壓力
封鎖所導致的生活劇變,對任何人來說,都是一股無形的壓力。
大人因為工作與生計受到影響,首當其衝,而孩子的心理壓力則常被忽略。無法上學、無法跟朋友直接互動、家長的焦慮、整個社會與生活狀態的劇變,其實,都會讓孩子心底的安全感一點一滴消失。
而心理壓力被認為是造成性早熟的重要因素。
過去,研究人員曾發現:接受跨國領養的孩童有較高的比例發生性早熟。在封鎖措施之下,孩子面對的狀況跟跨國領養的孩子有不少相似之處,都必須脫離熟悉的社交圈,被迫接受新的生活型態。這些事件導致的心理壓力,或許也對孩子的青春期發育造成了影響。
疫情與性早熟的關係,仍待釐清
儘管疫情期間,義大利的斯特凡諾‧斯塔吉(Stefano
Stagi)醫師發現有更多的孩子因為性早熟來看診,不過他也一再強調,這是初步的研究結果,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來佐證性早熟與封鎖措施間的關聯性。
嚴格說起來,上述的研究結果來自兩間義大利醫院的統計,其中仍有許多待釐清的因素。
會不會是封鎖措施導致診所與中小型醫院關閉,使得家長只能帶孩子前往較大的醫院診治?實際上,性早熟的發生率並沒有上升,只是原本會在診所看病的孩子通通跑到大醫院了,導致「看起來」罹患性早熟的孩子變多了?就像是過年時,大醫院的兒科急診特別忙碌,並不是生病的孩子增加了,而是因為診所都沒開,所以生病的孩子全集中到大醫院求診。
不過,這兩位義大利醫師觀察的結果提醒了我們,疫情造成生活型態大幅改變,是鐵錚錚的事實,而我們在這段時間,也必須特別注意孩子的成長與發育。
人類的發育深受環境影響,性早熟是近半世紀以來才被大幅關注的議題。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,這半世紀內出生的人類,沒有遇到短時間內迅速改變大多數人生活型態的極端事件(例如大規模戰爭或瘟疫)。
這次新冠病毒造成的世界劇變,是近半世紀以來,首次有正在發育的孩子遇到生活上天翻地覆的變化,同時,剛好有專家學者意識到孩子在發育上的異狀,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,我們才能發現遠在西半球,比台灣早一年進入封鎖狀態的義大利,兒童性早熟的發生率可能在上升。
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而來的生活驟變,究竟會不會持續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重大影響,值得密切注意。
身為家長,我們該怎麼看待這次事件?
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孩子學校停課、公共場所關閉、餐廳歇業,為了避免染疫,大多數孩子被迫在家中生活。少了學校、安親班、才藝班,家長得花更多時間協助孩子在遠距下學習;少了學校的營養午餐與餐廳,在家中自己煮食的機會增加了;偶爾孩子有些小病痛,為了減少出入醫療院所造成的染疫風險,也得自己搜尋資料與判斷。
這些生活上的變動,或大或小,其實,都指向著一個共同的事實,那就是:身為家長,原本能「外包」出去的工作與責任,現在得由自己全權掌握。
儘管這對父母來說是不小的衝擊,但是,也是個契機。
當爸爸媽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更長了,便能仔細的觀察、安排孩子整天的作息,建立生活的規律;當煮食的責任落在自己身上,就能藉此掌握每一餐食物的種類、烹煮的方式,嘗試讓全家人一起建立均衡的飲食習慣。
從義大利的經驗中,我們學習到,孩子在這段時間的成長與發育,也不能輕忽。
然而,爸爸媽媽二十四小時照顧著孩子,無法喘息,加上停課的時間延長了,一路銜接到暑假,讓許多父母哀號遍野。
我更想對家長說的是,在關心孩子的成長之前,也別忘了,照顧好自己。
我們都在疫情下摸索,孩子觀察著我們面對生活劇變的態度,觀察大人如何應對與調適,從中學習。
無論疫情如何變化,孩子會持續成長,爸爸媽媽們的腳步也不能落後。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,沒有人知道;我知道的是,身為父母,我們依然會像過去每一天一樣,當孩子的依靠,承擔責任,與之陪伴前行。
剛剛好醫師畫重點
- 在義大利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厲封鎖措施下,有醫師觀察到女孩性早熟的發生率增加了。
- 由於疫情,孩子大多時間在家中活動,久坐少動吃零食、使用螢幕的時間增加、加上生活劇變導致的心理壓力,可能是導致性早熟發生率上升的原因。
- 人類的發育步調深受環境影響,在疫情期間,仍不可忽略孩子的成長發育。
- 疫情所導致的生活劇變,是困境,也是契機。原本「外包」出去的工作與責任,現在由父母全權掌握了,可以藉此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與飲食習慣。
孩子成長有疑慮?請找兒童內分泌科
參考資料
- Impact of COVID-19 pandemic lockdown on early onset of puberty: experience of an Italian tertiary center. Ital J Pediatr. 2021 Mar 5;47(1)52.
-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義大利疫區封鎖措施 - 維基百科
-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義大利疫情 - 維基百科
- Increased incidence of precocious and accelerated puberty in females during and after the Italian lockdown for the coronavirus 2019 (COVID-19) pandemic. Ital J Pediatr. 2020 Nov 4;46(1):165.
- Puberty and Its Disorders, Brook's Clinical Pediatric Endocrinology, 7th ed; Ch.7
- Long-term effects and significan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(ADRs)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gonadotropin-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 (GnRHa) for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: a brief review of literature. Acta Biomed 2019 Sep 6;90(3):345-359
- Use of Gonadotropin-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 in Children Update by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. Horm Res Paediatr. 2019;91(6):357-372
歡迎社群分享。如需全文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絡 Dr.GrowUp@gmail.com,禁止修改文章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,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。黃世綱醫師保留著作權
© Shih-Kang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