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世綱醫師
除了月經提早之外,關於性早熟,我們還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切入:
提早發育,是不是代表孩子生病了?
站在醫生的角度來看,提早發育的女孩,可以簡單分成兩類:生病的,以及沒生病的。
大部分性早熟的女孩,其實並沒有生病,只是青春期比別人早了一點。
不過,總有些女孩,提早發育另有原因。這些原因之中,最讓人擔心害怕的,就是腫瘤。
人體內的腫瘤,就像是脫離指揮的部隊,不遵守身體的命令,胡亂行軍紮營,弄得身體裡煙硝瀰漫。
舉例來說:卵巢的囊腫或腫瘤,不遵守身體規劃好的時間,就任性的製造雌激素,雌激素刺激了乳房組織,導致乳房提早發育。又或者,長在腹腔內腎臟上方的腎上腺腫瘤,一股腦的製造了好多好多青春期荷爾蒙,刺激陰毛腋毛一搓一搓從腋下或會陰冒出來。
而醫生最擔心的,就是腫瘤長在孩子的腦袋裡,佔據孩子腦內掌管青春期時機的大本營:「下視丘與腦下垂體」,導致青春期指揮系統的煞車失靈,頭也不回地往前衝。
儘管大部分造成女孩早熟的原因,都不是前文提到的那些棘手的疾病,專業的醫生面對每一個提早發育的女孩,都還是會謹慎的評估,釐清孩子是否有健康上的疑慮。
性早熟會不會導致孩子長不高?
排除了嚴重的疾病後,接下來就要想想,提早發育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?
其中,長不高是大多數爸爸媽媽們最擔心的事情。許多關於性早熟的文章,也一再強調性早熟對於身高的影響,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,和同年齡的女孩相比,性早熟女孩體內的雌激素濃度普遍偏高,而過多的雌激素將會導致生長板提早閉合,影響孩子身高成長的潛力。
生長板一旦提早閉合,成長期也就提早結束,孩子就不會再長高了,因此,成年後的身高將會矮人一截。
很早就發育的女孩若沒有接受治療,會損失10-12公分的成年身高,也就是說,原本可以長到160公分的女孩,因為性早熟,最後只能長到150公分。國外的研究也證實了這點,在治療性早熟的藥物還沒有發明以前,性早熟程度就嚴重的女孩長大後,平均身高就只有150公分。
台灣成年女性的身高百分位中,150公分位於第3百分位,意思就是說,在100個成年女性中,身高只能排到倒數第3名。
太早發育會不會造成孩子心理的壓力?
性早熟的女孩,在8歲之前就產生第二性徵。這提早發生的身體變化,可能在接下來的數年間讓孩子倍感壓力。
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
這是因為在7歲之後,孩子將會面臨社交圈轉換的兩個重要階段:從幼稚園升上小學,以及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轉換班級。在這兩個階段,孩子會遇到新的同學、新的朋友,若孩子發現「自己的身體怎麼跟別人不一樣」,多少會感到有些不自在。
依照目前教育部的教學計畫,孩子三、四年級才正要開始學習男女器官的差異,關於青春期的主題,一直要到小學五、六年級才會接觸。
當孩子們對於男女器官以及青春期還沒有基本概念時,難免會拿早熟的孩子開玩笑。
寫到這裡,媽媽們或許會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驗。記不記得以前小學時,每個人都要接受800公尺的體適能測驗?當時比較早發育的女孩,跑起步來,是不是比較會成為眾人注目的對象?
此外,太早發育,月經提早報到,太小的孩子,在使用生理用品的技巧上不是那麼純熟,處理月經對她們來說頗為困難。月事來潮期間,體育活動受限,在團體之中,又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異於他人,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壓力。
總結來說,關於提早發育的孩子,我們最該擔心的,還是孩子的健康,要先排除生病所導致的性早熟。其次要關心的,則是成長期會不會因為性早熟而提早結束,造成孩子成年後身材矮小;最後,還要特別留意,與同齡孩子不同的發育步調,加上提早報到的月經,是不是會讓孩子承受過多的心理壓力。
在生裡上,若孩子的早熟是因為疾病所導致,則要針對疾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,有些狀況是需要手術治療的,絕對不該「看到黑影就開槍」,一遇到性早熟的女孩,就打個什麼「性早熟抑制針」,冒然使用抑制青春期的藥物。
雖然,性早熟可能會導致成年身高不足,但是,較早發育的女孩,依據其開始發育的時間與長高的速度,結局也有所不同,不見得所有性早熟的女孩,最後都會身材矮小。門診追蹤期間,醫師也會審慎的評估,幫忙把關。除非孩子發育的時間真的太早了(例如6歲左右),或是發育後青春期進展速度很快,才比較有機會影響到成年後的身高。
至於孩子面對身體發育與月事來潮的心情,會是安心踏實?不知所措?還是焦慮擔心?有一大部分取決於爸爸媽媽的態度。提早跟孩子聊聊青春期這檔事,陪她一起面對,當孩子了解越多,面對青春期的身體變化時,也會更有自信!
剛剛好醫師畫重點
- 面對性早熟的女孩,最重要的事情是尋找病因,卵巢、腎上腺的腫瘤,以及腦部的病灶,都有可能導致性早熟。
- 性早熟可能會導致生長板提早閉合,使得孩子的成長期提早結束,成年後的身高矮人一截。
- 早熟的孩子,因為身體變化與同儕不同,加上月經提早報到,還不太會處理,會承受較多心理上的壓力。
- 若月經提早報到,請讓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協助評估。
我的孩子有性早熟嗎?
參考資料
- Puberty and its Disorders in the Female, Pediatric Endocrinology. 4th ed, Mark Sperling; Ch.15
- Puberty and Its Disorders, Brook's Clinical Pediatric Endocrinology, 7th ed; Ch.7
-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Effect of Gonadotropin-Releasing Hormon Analog Treatment on Adult Height of Girls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. J Clin Res Pediatr Endocrinol. 2017 Dec; 9(Suppl 2): 33–48.
- New Growth Charts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ased 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s and Health-Related Physical Fitness. Pediatr Neonatol . 2010 Apr;51(2):69-79
- 健康與體育課綱之性教育與教學之檢討,臺灣教育評論月刊, 2018,7(12)
歡迎社群分享。如需全文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絡 Dr.GrowUp@gmail.com,禁止修改文章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,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。黃世綱醫師保留著作權 © Shih-Kang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