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

骨齡知多少?漫談照骨齡的目的、原理與時機

作者:黃世綱醫師

骨齡知多少─談照骨齡的時機,什麼時候需要測骨齡

骨齡(Bone Age),是兒童成長門診最常開立的檢查。很多父母帶孩子來看醫生,即使身高在正常的區間,給醫生檢查身體後,也沒發現什麼異狀,但家長還是會想測個骨齡「確認一下」。好像沒有測到骨齡,就不算做過完整的生長評估。

雖然,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測骨齡,不過,骨齡的確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訊息。

如果今天骨齡檢查從世界上消失了,那所有關於生長發育的評估,或許都只能像是瞎子摸象了。

骨齡,到底藏著什麼神奇的秘密?測了骨齡,對孩子有什麼幫助?

 【快速導覽】

測骨齡的方式?照骨齡的目的?

 
俗稱的「測骨齡」或「照骨齡」,就是照一張左手掌的X光。

透過這張X光,少數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,能藉此判斷骨頭的成熟度,估計整體骨頭的年紀,也就是「骨齡」。

所謂的照骨齡、測骨齡,就是照一張左手掌的X光。

將「骨齡」(Bone Age)與孩子「實際年齡」(Chronological Age)相比較,就能了解孩子生長發育的狀況。

在診斷疾病方面,無論是生長激素不足導致的身材矮小、青春期荷爾蒙過量導致的性早熟,或是內分泌失調中的甲狀腺亢進與低下,以及長期營養不良,影響正常成長的慢性疾病,都會反映在骨齡上。

當用於評估生長發育時,骨齡可以協助醫師預估女孩初經的時機,也可以用於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仍有成長空間。

此外,還有一個爸爸媽媽聽到後會眼睛一亮的功能,那就是:用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年身高

照了骨齡之後,醫師可用骨齡來預測孩子將來的成年身高。


用骨齡評估生長發育的原理


為什麼單單一張左手的X光,就能看出這麼多事情?那可以照腳的嗎?可以照膝蓋的嗎?

手部骨骼的複雜度,以及手部骨骼隨時間變化的特性,是醫生選擇照手部X光的主要原因。

其實,人體的手掌,在生物界中是很了不起的構造,既可執行基本的抓、握,也可以進行精細的彈、指、壓、捏。手掌骨骼精巧的結構,使得我們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工具,也因此將人類帶離原始,邁向文明。

選擇手掌照骨齡,是因為人體手掌骨骼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

這樣精巧的手部結構,其基礎建立在複雜的骨骼與關節之上,手部也成為了人體骨頭數量最多的區域。成年人光是手掌這個區域(掌骨加上腕骨),就有13塊骨頭,加上手指的骨頭與部分前臂的骨骼,一張手部骨齡X光含括的範圍中,總共有30塊骨頭。

孩子剛出生時,手掌有許多骨頭仍是以軟骨的形式存在,這些軟骨在X光下無法顯影。隨著孩子的年紀漸漸增加,一些掌骨的密度會漸漸上升,當密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,骨頭變硬,就會在X光上顯現出該骨頭的輪廓與形狀。由於人類掌骨、指骨隨年紀的變化,都是可以預測的,所以,這些骨頭在X光下,「出現的時間與位置」、「形狀與大小的變化」、「與周邊骨頭的關聯性」就成為醫生用來判斷骨骼成熟度的依據。

照了骨齡後,會發現不同的年紀,手部X光的長相也不同

手部的骨頭數量多,照一次手部的X光,就能得到最多的參考依據,加上大多數人的左手是「非慣用手」,比較少因為過度使用或工作而受傷,所以,醫師選擇左手的X光,以手部骨骼的發育程度來代表全身骨骼的成熟度。

然而,骨齡判讀的原理,描述起來很簡單,實際執行上卻很不容易。

當醫生判讀骨齡時,眼睛掃視整張X光片,腦袋也同時分析著這30塊可見或不可見骨頭的變化,為每一塊骨頭的成熟度打分數,同時,心中衡量著每一塊骨頭分數所佔的權重,綜合考量所有骨頭的成熟度後,再對照圖譜,最後,才會得出孩子整體的「骨齡」。


照完骨齡,誰來判讀?任何人都可以判讀骨齡嗎?


上述複雜的判讀過程,得由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來執行,結果才準確可信。

放射科醫師是專門判讀醫學影像的醫師,舉凡人體各部位的X光,電腦斷層影像等,都難不倒他們。骨齡判讀,也是放射科醫師的專業之一。

不過,即使在大型醫院,有放射科醫師幫忙判讀骨齡並且撰寫報告,大多數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還是習慣自己對照圖譜再判讀一次。

照完骨齡之後,得交由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或放射科醫師判斷

畢竟兒科醫師在第一線接觸孩子,在門診一路看著孩子的成長與發育,也常將孩子目前的骨齡與過去的骨齡交互比較,判讀出的骨齡將更貼近孩子整體的狀況。

然而,無論經驗再怎麼豐富,醫師判讀骨齡時,為求謹慎,還是會時時對照骨齡圖譜。

拜科技之賜,現在已經能利用大數據,教導人工智慧(AI)判讀骨齡,國內外已經有些醫療院所開始將此技術運用於臨床,協助增加醫師判讀骨齡的效率。


什麼時候要照骨齡?


骨齡反映的是身體發育、成熟的程度,所以,當孩子的成長與發育不如預期,無論是長得太高、太矮,或是發育得太早、太晚,就是照骨齡的時機。以下列舉幾個需要照骨齡的情況:

▍成長落後、發育太慢
  • 身高百分位在第3百分位以下,亦即在100個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中,身高排名在倒數3名之後
  • 青春期之前,身高一年長不到4公分
  • 長高的速度越來越慢,身高百分位明顯下降
  • 女生13歲了還沒有第二性徵
  • 男生14歲了還沒有第二性徵

▍成長超前、發育太快

此外,骨齡也是身體健康狀況的指標,當孩子的營養不良、體重超標,或是患有慢性疾病時,也可以在骨齡上看出些端倪。


隔多久測一次骨齡?


半年測一次骨齡,剛剛好!

由於骨齡的計算很仰賴手部骨骼「隨著時間的變化」,兩次照骨齡時間若相隔太近,骨骼沒什麼變化,照了沒什麼意義。若相隔太久,又怕骨齡變化超出預期,錯過進一步評估、治療的時機。

針對身材矮小、青春期發育太快的孩子,醫生大多會建議半年追蹤一次骨齡。


照骨齡時,X光產生的輻射對孩子有影響嗎?


其實,我們所處的環境中,本身就有輻射存在,稱作「自然背景輻射」。

而「照一張骨齡接受的輻射量」小於「暴露在背景輻射20分鐘的輻射量」,說白話文就是:待在地球上20分鐘身體所接受的背景輻射,就已經比照一張骨齡所接受的輻射量還多了!

此外,照射的部位只有手部,並沒有包含身體其他組織,所以骨齡X光所產生的輻射線,並不足以影響孩子的健康。

照一張骨齡,承受的輻射量很低


年紀多大才可以照骨齡?


除非醫師有特別考量,否則,三歲以上再照骨齡比較合適。

當年紀太小,許多掌骨都還沒在X光上顯影,醫生能參考的指標有限,計算出來的骨齡,可能就沒那麼準確。


青春期之前照骨齡,留下比較基準


站在診治疾病的角度,當孩子生長發育出了狀況,經過醫師問診並檢查身體後,若醫師認為有必要,才會開立骨齡檢查。

不過,在門診中,偶爾會遇到正值青春期的孩子,被家長發現身高不夠高,而長高的速度又不如預期,骨齡一照下去,才發現成長期竟然已經接近尾聲,沒什麼成長空間了,這種「大勢已去」的狀況,最讓人感到惋惜。

由於針對身材矮小或是性早熟的治療,都必須在青春期結束前開始。當骨齡成熟到一定的程度,身高也就大致底定了,此時,任何「改善身高」的建議或藥物,能幫助的都很有限了。

如果早一點看診,早一點照到骨齡,無論是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,或是藥物的協助,或許身高還能有進步的空間。

青春期之前照骨齡,留下記錄

現在孩子生得少,每個孩子都是寶,成長最怕錯過黃金期,爸爸媽媽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記錄孩子的身高,觀察孩子的生長曲線是否出現異狀。在青春期之前,如果能跟醫師稍作諮詢,了解孩子青春期順利成長的重點,同時照一張骨齡留下記錄,這樣一來,往後若生長發育不幸出現異樣時,也才有個能比較的基準。


骨齡不是絕對,生長曲線更重要


骨齡檢查提供了許多孩子成長發育的訊息,不僅能讓醫師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態,也能應用於身材矮小、性早熟等症狀的鑑別診斷,還能評估孩子的身高擁有多少成長空間,也能用來預估初經的時機。

但是,醫師無法只靠骨齡就窺見孩子成長發育的全貌。

相較於骨齡,孩子身高隨時間變化的生長曲線,隱含了更多關於成長狀態的訊息。

若孩子在合理的時機開始發育,成長速度也剛剛好,生長曲線沒有偏離應有的軌道,那麼嚴格來說,不一定需要照骨齡。

骨齡不是唯一,生長曲線更重要

我們要知道:骨齡,畢竟還是判讀者(放射科醫師、兒童內分泌科醫師)參考客觀圖譜之後的「主觀判斷」,不同的醫師來判讀,不見得會一樣。可能這個醫生判讀多了一歲,那個醫生判讀少了一歲。

若孩子本身的健康沒什麼狀況,家長因為這多了一歲或少了一歲的骨齡,心情七上八下,照了骨齡只是徒增困擾罷了。

不過,也有專家跟我的看法類似, 認為青春期前照個骨齡,留下比較基準,同時了解孩子順利成長的重點,倒也不是件壞事。

其實,與其煩惱該不該照骨齡,不如思考該找「誰」照骨齡,比照骨齡更重要的,是要找到一位願意好好跟家長溝通,和爸爸媽媽們一起解讀孩子成長狀況的好醫生。

骨齡,只是評估孩子成長狀況的一塊拼圖,加上醫生詳細的問診與檢查,配合生長曲線,同時考量每一個孩子的特性,這幅拼圖才算完整。

無論有沒有照骨齡,無論骨齡如何變化,其實呢,爸爸媽媽要帶孩子做到的事情依然一樣:適度的運動、均衡的營養、充足的睡眠,顧好這黃金三原則,才是孩子順利成長的不二法門。




剛剛好醫師畫重點

  • 所謂的「測骨齡」、「照骨齡」,就是照一張左手掌的X光。骨齡反映的是孩子的成長狀態,除了可以評估仍有多少成長空間,也可以應用於身材矮小、性早熟等症狀的鑑別診斷。
  • 以孩子的生長曲線圖當作對照,當孩子成長與發育不如預期,無論是身材太高、太矮,或是發育太早、太晚,就是照骨齡的時機。
  • 孩子手部的骨頭隨年紀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,因此,在X光下手部骨骼「出現的時間與位置」、「形狀與大小的變化」、「與周邊骨頭的關聯性」就成為醫生用來判斷骨骼成熟度的依據。
  • 針對身材矮小或性早熟的孩子,建議至少每六個月照一次骨齡。
  • 關於骨齡的判讀,得仰賴判讀者參考客觀圖譜之後的「主觀判斷」,不同的醫師來判讀,不見得會一樣。
  • 骨齡,只是評估孩子成長狀況的一塊拼圖,加上醫生詳細的問診與檢查,配合生長曲線,這幅拼圖才算完整。


孩子成長有疑慮?請找兒童內分泌科





歡迎社群分享。如需全文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絡 Dr.GrowUp@gmail.com,禁止修改文章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,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。黃世綱醫師保留著作權 © Shih-Kang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