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黃世綱醫師
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天,再過幾個小時,我們就要迎接新的一年,時間過得好快,去年底,我對自己的期許是「莫忘初衷」,回顧今年,在行醫和幫助家長的路上,又發生了哪些事呢?
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今年,我想,應該會是「變動」吧!
※
還記得,今年年初,本土新冠病例零確診是每日常態,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,還是一件非常非常遙遠的事情。
誰能想到,4月疫情大爆發,也沒人料到,才半年的時間,長達兩年的防疫作戰,正式畫下句點,大家被迫和新冠病毒共存。
「終於。」看到醫院門口的門禁管制設備被撤走了,不禁讓人回想起兩年前......
兩年多前,我仍在兒科急診擔任主治醫師,新冠疫情剛開始,我正好就是「接戰」的第一批人。那時,儘管只有零星的個案確診,但每每遇到發燒前來看診的孩子,都讓人神經緊繃。
在急診服務一年後,我轉任門診與病房醫師,幾個月下來,在各種大大小小的防疫事務中周旋,支援、協調、排班、代班、採檢、疫苗注射,既經歷過每日零確診的承平時光,也在一波波的疫情中對未來疫情的走勢感到茫然。
今年年尾,工作重心轉移,從醫學中心轉往診所時,正逢新冠疫情漸趨穩定的時候了。
幾乎可以說,這兩三年裡,我參與了新冠病毒的大大小小戰役,好像擔任主治醫師頭三年,就是為了打這一場仗,從急診前線,一直戰到後勤。
好在,至今我仍然沒有被感染,不知道是幸運?還是疫苗的幫忙?
我想,在戰場上,能戰到此刻,我應該還算是個盡責的戰士吧?
這是「疫情的變動。」
※
另一場變動,則發生在孩子的身體裡。
今年十月,爆發修護霜雌激素事件,造成了不小的風波。原以為只會出現在教科書上的狀況,真真實實的,發生在現實世界裡。
如果不是過去數年,花了不少時間深入鑽研性早熟的議題,閱讀海量的論文,面對這種史無前例的事件,大概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異狀。
感謝老天,讓我在遇到問題時,有接受挑戰的能力,粉專累積了一些讀者,讓我發出的警示被看見。
這次的事件之所以會被發現,是因為一位媽媽詳細記錄了孩子身體的變化,讓我完整的看到一個孩子,從沒有症狀,到產生症狀的過程。
我和這位媽媽一起花了近 30分鐘,釐清了所有可能的外來物,吃的、塗的、抹的、用的,鎖定了最有嫌疑的產品,加上夥伴們提供類似的案例,最後,才讓我更加肯定,會有這樣的變化,幾乎,只有那麼一個原因:外源性雌激素。
由於當時沒有直接證據,又必須提醒家長,所以,只能先在社群上貼文,同時也希望了解其他家長是否遇到類似的狀況。不然,隨意在社群上製造恐懼、爆料、帶風向,從來不是我的目的,更不是我的風格。
我很清楚,扮演吹哨者的角色極度危險,我必須面對可能的質疑或是咎責,但,如果一閃而過的善念,可以造福許許多多的孩子,那麼,我該不該做?
我想,為了孩子而承擔風險,是兒科醫師的天職,擔任兒童成長發育的守護者,更是一個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的責任。
事件爆發後,我們才發現,潛在的受害者,居然比想像中還要多。好在,最終真相大白,否則,持續塗抹含有雌激素的保養品,後果真的不堪設想。
後來,我也和桃園市政府的消保官合作,提供了一些學術上的資料與專業意見,供家長與廠商協商。
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盡責,社會就能往好的方向前進。
就像 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,也是食藥署技術官員執行例行產品檢驗時,在已經通過檢測的產品中,發現不尋常的檢驗訊號,進而追查,才讓真相水落石出。
而這次,最大的功臣,其實是當初那位媽媽。
「多虧了妳,這件事才能被發現,因為妳,我們一起扭轉了許多孩子的命運。」前陣子,媽媽帶孩子回診時,我說。
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,網路社群時代,專業人士有更多的機會,走出診間,和家長站在同一陣線,一起抵抗這個對孩子來說,不夠友善的環境。
此外,也讓我開始深入思考,在兒童成長發育的領域,當今的醫療現況,追求效率的看診模式,僅能做到疾病上的排除。
但成長發育的問題變化多端,要在這條路上走的穩當,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家長溝通、擬定計畫。
雌激素事件,是眾多孩子,命運的變動。
※
第三個變動,則是我工作上的變動。
如同我前述所提,既有的醫療體制,著重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。放眼世界,台灣的醫生應該是診斷能力最強的一群人了!咳嗽、發燒、拉肚子,有沒有生病?該做怎樣的醫療決策,3-5分鐘,足矣。
對醫師來說,開立藥物,安排各種檢查,是最輕而易舉的一件事,也只有這件事,才會受到健保的計價。
然而,關於兒童成長,家長最需要的諮詢、解惑,對孩子的焦慮,並不是 3-5分鐘就能夠緩解的,在傳統醫療服務範圍之內,無法被滿足。
對兒科醫師來說,更花心力的,是對家長與孩子的衛教,尤其是兒童成長領域,在諮詢、對話和溝通的過程中,教學性質會更加濃厚。
每次遇到一位新的孩子、新的家庭,就像是老師遇到一位新的學生,學生的生活習慣、既有的觀念、對於學習的想法,都需要花時間掌握。
每位孩子成長步調都不同,自父母那裡繼承的遺傳體質也不同,單純的觀察觀察再觀察,早就沒有辦法符合家長的期望,更緩解不了家長的焦慮。
不同的時代,有不同的需求,是時候,把醫生的時間還給家長了。
網路上各種說法,營造我們對於身高成長的誤解與恐懼,在門診倉促的時間裡,若孩子被要求住院檢查,等在其後的,若是不那麼必要的針劑治療,那可真讓人扼腕。
我曾經遇到一位家長,陳述在其他醫院就醫過程,他的說法,至今我仍記得:預估身高過矮,讓家長整晚夜不成眠,對於身高的焦慮,更讓人手足無措,失神了一般,倉促做出了決定,等到回過神來,才發現孩子彷彿被擺上工業生產線,抽血、檢查、住院、打針。
孩子很不開心,覺得爸媽都沒有跟自己好好討論,爸媽也覺得很對不起孩子......
「這真的是必要的嗎?」他想。
我在很久以前,在日記上寫下,與其當一個尋常的醫生,我更希望擔任的是「高階醫療決策顧問」,花時間理解家長的期望,在乎家長所在乎的,同時設法了解孩子的想法,窮盡當今我們所能掌握的醫療知識,和孩子一起為自己的成長做出最適合的規劃與決策。
然而,只有想法,沒有資源,我其實也無能為力。我必須要有資源,有認同這份價值並且能夠給予資源的人,我才能將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可以提供的專業服務,帶往下一個世代。
這也是為何,我將原本淡水馬偕的門診交棒給學弟妹,跳脫傳統醫療服務,轉而經營兒童成長門診,一次就開到八個診次的原因。
前方的挑戰相當巨大,我們仍在嘗試、學習。
新的時代,需要新的作法!
這是,工作上的變動。
※
莫忘初衷,是去年我對自己的期許。
當時的我,認為答案很可能就在前方,我相信自己正走在追尋答案的路上。
經過了一年,我想,我仍沒忘記自己的初衷
「持續擔任孩子成長發育的守護者,和家長站在同一陣線上,持續抵抗這個大人創造出來的,對孩子不夠友善的環境。」
在這個持續變動的世界和生活裡,我希望,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,守住那不能被輕易改變的價值。
人的一生,其實,也不過就 4000多個禮拜,在有限的時間裡,我們的所做所為,都是為了下一個世代而存在。
對我來說,每一天睜開眼睛,只有一個目的:
為了我們的後代,貢獻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,每一分,每一秒。
以一個兒科醫師的姿態,為孩子而活,
今年如此,明年依舊。
黃世綱醫師
2022.12.31
歡迎社群分享。如需全文轉載編輯,請與我聯絡 Dr.GrowUp@gmail.com,禁止修改文章內文,禁止商業使用,轉載必須註明原作者名稱並且附上原文連結。黃世綱醫師保留著作權 © Shih-Kang Huang all rights reserved